關于《江北區“縣城—中心鎮—重點村”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》草案公示
為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,集思廣益,在規劃報送審批之前,我分局將《江北區“縣城-中心鎮-重點村”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》規劃草案予以公示,公示時間為2025年9月18日-2025年10月17日,共計30天。如有意見建議,請在公示期間來函或來電。
聯系電話:江北資規分局(0574-87388146)
電子郵箱:gtfj@nbjb.gov.cn
來信地址:寧波市江北區大慶南路189號,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江北分局國土空間規劃科
一、規劃背景
2025年省委、市委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,圍繞“強城”“興村”“融合”,建強“縣城—中心鎮—重點村”發展軸。面向建強發展軸工作要求,根據《中共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<“縣城-中心鎮-重點村”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編制實施方案>的通知》的要求,編制《江北區“縣城—中心鎮—重點村”發展軸空間專項規劃》,圍繞縮小“三大差距”的戰略部署,統籌推進產業集聚、人口集中、服務集成,實現共同富裕。
二、規劃范圍與期限
規劃范圍為江北區行政轄區范圍,總面積為208.16平方公里。
規劃期限為2025至2035年,近期到2027年。
三、規劃目標
1.發展定位
圍繞江北區“全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創智和美城區”總體目標,以縮小“三大差距”為主攻方向,打造“精致和美”幸福發展軸,作為江北區城鄉融合、鄉村振興、城鎮提升等各項工作的平臺載體,發揮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牽引作用。
2.分段目標
到2027年,力爭標志性項目基本完成,以發展軸為重要載體的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取得有效進展,實現城區融合品質提升、鎮街特色輻射帶動能力提升、村莊抱團特色彰顯、發展軸承載和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;到2035年,“縣城—中心鎮—重點村”城鄉共同富裕網絡全面形成,區域經濟協調發展、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一體化,實現全域高質量發展。
四、發展軸空間體系
圍繞“強城”“興村”“融合”,銜接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,結合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、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重點鎮、中心村(片區組團)評選結果,突出要素集聚與功能協同,識別形成“一軸兩翼五片”的發展軸空間體系。
“一軸”為“精致和美”幸福發展軸,始于中心城區,向西至慈城鎮。
“兩翼”為中心城區(莊橋、洪塘、前江、甬江街道)、慈城鎮。
“五片”為五個重點村組團片區。
五、規劃策略
規劃圍繞“強城”“興村”“融合”三篇文章,制定十三個實施行動,全面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水平,主要內容如下:
(一)“強城”策略
區域協同,構建高能載體。發揮寧波北翼都市區幾何中心區位優勢,強化與周邊縣市區的交通互聯互通,推進姚江北岸副中心建設,提升中心城區綜合能級。
城鎮更新,提升近郊城鎮品質。以城市更新、全域整治、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,推動莊橋洪塘建設,促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,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持久動力,構建涉農街道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。
產業提升,做強城鄉融合發展底盤。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,集聚壯大生命健康、新能源、軟件與互聯網三大新興主導產業;以培育壯大總部大樓經濟、樓宇經濟為突破口,做強現代商貿業、高端商務業。
(二)“強鎮”策略
強鎮融城。重點推進慈城、前洋、姚江北岸三大重點區塊建設取得全新突破,發展數字、創新、文化、公共服務等核心功能。
產業興城。依托金田集團和長陽科技等龍頭企業,建設高水平制造業產業技術中心。
服務同城。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,實現教育、醫療、文化等服務“同城同標”。
文旅塑城。推進慈城與翠屏山區域文旅資源全面協同發展,持續擦亮“江南第一古縣城”金名片,形成農文旅融合新場景。
(三)“興村”策略
農業興村。明確全域農業產業場景,做強“一瓶奶、一粒米、一塊糕、一盆景”4條特色全產業鏈條。
聯動興村。以重點村為核心,形成五大特色片區組團,分時有序推進組團建設,近期重點建設姚江農業公園片。
“兩山”興村。打造“沿翠屏山共富帶”“姚江-甬江濱江魅力共富帶”,一體推進文旅開發、產業培育、生態建設。
(四)“融合”策略
產業融,城鄉興。深度挖掘鄉村多元價值,利用江北自然生態、紅色文化、傳統美食等資源要素,聚力農文旅提質升級。
形態融,城鄉美。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,不斷完善社區公共服務。結合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,加快村莊形態風貌升級。
服務融,城鄉惠。全域推進公共服務優享,優化重點人群公共服務供給,健全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,促進優質資源向鄉村延伸。
要素融,城鄉暢。深化閑置農房盤活利用改革,加強農田連片綜合整治,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需求。加強以高層次和青年為重點的鄉村人才引育。
